水下沉管溝槽開挖
對槽軸線段進行浚前測量,取得手資料,并繪制施工圖紙。
導標布設:以基槽軸線為基準,左右基槽邊線各設一對線標,軸線上設置一組中心標。
管道基槽開挖擬采用兩棲式挖泥船進行。挖泥船采用沿著溝槽軸線從發(fā)送道位置開始逐步往對岸施工,并且為了防止河內淤泥向已挖溝槽內滑入,采用二次清理溝槽。平面控制采用在岸上建立交會標選用性能優(yōu)良的六分儀交會定位,控制挖泥船的船位。在導流槽邊緣用竹竿打樁定位,本工程的施工定位至關重要,對此我們采用“激光測距儀、GPS和導標”三結合的方法開展施工平面控制,確保施工質量控制。平面位置控制,由挖泥船參照中心導標和岸上架設經(jīng)緯儀導向結合。能夠確保管道基槽軸線的準確。深度控制,挖泥船上操作人員根據(jù)水位變化隨時調整開挖深度,確保基槽平整度控制在規(guī)定范圍內,船艏當班水手用測繩隨時復測挖深情況。開挖時要把穩(wěn)慢移,根據(jù)挖泥導標和水尺記錄,確保基槽軸線準確、槽底平整。基槽開挖時,要有專人對已挖基槽進行自檢,基槽軸線、寬度、深度、平整度、坡比應本符合設計要求,并記錄備查。基槽開挖完成后,及時通知業(yè)主及監(jiān)理工程師進行驗收,提供完整的基槽施工驗收資料,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工序施工。

新聞:曲靖市水上沉管工程公司全新服務采用有機硅橡膠與表面改性過的微米/納米粉末制備了超疏水涂層,研究了該涂層對于瀝青路面防冰性能的影響.接觸角測試結果表明,該超疏水涂層的接觸角達到了160°;瀝青混合料表面結冰溫度試驗結果表明,在同樣降溫條件下,相比于無涂層的瀝青混合料試件,涂有超疏水涂層瀝青混合料試件的表面水滴結冰時間延長了1.5倍;瀝青混合料表面冰層黏結力試驗結果表明,相比于無涂層的瀝青混合料試件,涂有超疏水涂層瀝青混合料試件的表面冰層黏結力在-5℃時減小了84%.
鋼管組焊
沉管預制的彎頭采用5D的45度3PE防腐彎管,每只彎管長度為2.35m,在直管兩邊各對接兩只彎管,兩只彎管中心對中心為1.65m,在彎管兩頭各加5m長度的直管,這樣沉管段預制完成。
在管道拼裝現(xiàn)場采用吊車、小型龍門架進行成品管的對口焊接。
在焊接前應對進場的成品管再次進行外觀復檢,檢查管節(jié)在運輸過程中可能造成的缺陷,并應予以消除。
鋼管焊接采用手工下向焊,在正式組焊前,根據(jù)現(xiàn)場環(huán)境,進行焊接設備與焊接工藝的認可試驗。全部現(xiàn)場焊接作業(yè)、焊接設備、焊接工藝規(guī)程皆經(jīng)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并由合格焊工執(zhí)行。
debisheng0866
鋼管組焊時,應減少錯邊量,從管頂中心分別向下組對,四周管口做到內口平齊,錯邊且不超過0—1.6mm,對接間隙0.8—1.0mm,相鄰縱縫之間錯開200mm以上。

新聞:曲靖市水上沉管工程公司全新服務為了探討ETS法抗剪加固混凝土短梁的破壞過程、破壞形態(tài)及抗剪承載力,對4根鋼筋混凝土短梁進行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采用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10)、美國規(guī)范(ACI318-05)的計算值和試驗值進行對比分析,計算值均比較保守。研究結果表明:鋼筋混凝土短梁采用ETS法抗剪加固后,加固筋的存在延緩了裂縫的發(fā)展,提高了開裂荷載和抗剪承載力,表現(xiàn)出良好的受力和變形性能。焊接前應清除焊道處的油漆、鐵銹、油污、積水,雜質等,早晚溫度低時用氧炔焰清除水銹。
手工電弧焊條用E6010在焊接時,先焊根焊,再熱焊蓋面,電動砂輪清根,認真清理底層焊渣。
焊接后,打磨飛濺、焊瘤、不規(guī)則焊縫。先進行外觀檢查,合格后,進行內部檢驗。檢驗合格后及時進行接頭的外防腐,其要求與成品管的要求相同。
如此反復操作,直到完成要求長度的管段組裝。
焊接檢驗:包括外觀檢驗和無損檢測,外觀檢驗由施工單位和監(jiān)理單位檢驗,根據(jù)設計要求,所有環(huán)向焊縫均進行100%X射線檢驗,射線探傷應達到3323-87 Ⅱ級的標準。焊接檢驗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保證儀器完好,檢驗結果準確。焊接檢驗應隨焊接進度及時檢驗,并將經(jīng)監(jiān)理確認的結果及時反饋,以便施工單位及時掌握質量動態(tài),采取措施,制訂對策,為下道工序創(chuàng)造條件。
長管段組裝完成后,兩端封焊盲板,同時做好鋼管下水拖運的各項準備工作與措施,然后待鋼管接口防腐固化后,進行鋼管拖運沉放。
新聞:曲靖市水上沉管工程公司全新服務研究了RTM用改性乙烯基酯樹脂體系的化學流變行為。采用DTA熱分析技術和黏度測量手段,研究了該樹脂體系固化反應特性以及固化過程中溫度-黏度的關系,根據(jù)樹脂的化學反應流變特性,建立了樹脂體系恒溫條件下的雙阿倫尼烏斯黏度模型。研究表明,模型對樹脂恒溫條件下其黏度的模擬結果與實驗結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可揭示樹脂體系在不同溫度條件下的黏度變化規(guī)律,為合理制定RTM工藝參數(shù)、保證產品質量提供必要的科學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