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鋪名稱:聊城市安泰鋼管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立勇(先生)
聯系手機:
固定電話:
企業郵箱:guancai001@163.com
聯系地址:山東聊城經濟開發區遼河東路
郵編:252000
聯系我時,請說是在焊材網上看到的,謝謝!
銷售電話:0635-8880254本廠位于山東聊城,有兩間生產車間:冷拔管車間和精軋管車間。常年生產Φ4*1-Φ219*20冷拔無縫鋼管和Φ10*1-Φ180*16精軋/精密光亮無縫鋼管。并代銷天津、、成都、包鋼、冶鋼等大鋼廠無縫管。同時代銷不銹鋼管(太鋼不銹鋼、昆山大庚、張家港浦項、寧波寶新等)。
主要材質:20#、45#、16Mn、Q345B碳素鋼管和304、316、316L、321、310等材質不銹鋼管。
現貨庫存有;小口徑薄壁鋼管3*1 4*1 5*1 6*1-2 8*1-2.5 10*1-3 12*1-2-3*4 14*1-2-3-4 16*1-4 18*1-3-4 20*1-2-3-5 22*1-1.5-2-3 25*1-1.5-2-3-4-5 27*1-6 28*1-6 30*1-8 32*2-10
小口徑厚壁鋼管;22*4--6 25*3-4-5-6 27*2-6 28*4-6 30-3-4-5-6 30*2-8 32*3-6-8 34*3-8 38*4-10 40*4-10 42*3-5-12 45*5-9 48*4-12 50*6-14 51*4-12 54*5-12 57*3.5-14 60*3-14 63.5*8-16 68*6-18 70*4-18 73*4-12 76*4-12
厚壁鋼管; 83*4-14 89*5-20 95*6-16 102*6-18 108*5-20 114*6-16 127*6-25 133*10-30 140*6-30 146*6-30 152*6-30 159*6-30 168*6-30 180*6-30 194*8-30 219*7-30
以上沒有的規格,可電話咨詢!面向各大城市銷售,物流天天發貨!
銷售電話:0635-8880254 0635-2116211
銷售傳真:0635-2128836
聯系人:王立勇
手機:13181069580
日前,國土資源部、在北京館舉行首批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合作簽字儀式,江西銅業集團公司作為江西省銅礦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單位,首批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授牌,這標志著江銅正式啟動江西省銅礦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設。為了解決有全局意義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問題,盤活和一大批資源,推廣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在形成綜合利用的規模效益,形成資源綜合利用和規范,建立資源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國土資源部和通過遴選,確定了首批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涉及油氣、煤炭、鈾礦、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有稀土和化工非金屬7大領域40個企業。為此,財政計劃用5年時間投入資金200億元。獲首批示范基地資格后,江銅將按照基地建設、檢查評估等推進步驟,重點建設好13個項目,涉及德興銅礦、永平銅礦、銀山礦業3個單位,內容包括尾礦資源再利用、伴生元素回收、低品位礦石利用、廢水處理等方面。目前,
----------------
0635-2116211 0635-8880254 13181069580 王經理 公司常年供應鋼管,冷拔無縫管,冷拔不銹鋼管,冷軋精密光亮管,小口徑焊管,鏡面不銹鋼管,精拉不銹管,銅管,熱軋管,冷拔管,規格齊全。是魯西的鋼管銷售市場,是具集約化、規模化、靈活化和化為一體,魯西地區物資金屬管材大型流通企業。公司現有庫存3000余噸,現經營的無縫管種類如下:
(1)一般結構、機械結構用無縫管(GB8162-87)
(2)低中壓鍋爐用無縫管(GB/T3087-1999)
(3)高壓鍋爐用無縫管ST45.8/111(GB5310-85)
(4)輸送流體用無縫管(GB/T8163-1999)
(5)冷拔或冷扎精密無縫管(GB3639-83)
(6)不銹鋼無縫鋼管 GB/T14976-94《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無縫鋼管》
(7)石油鉆探鋼管(YB528-65)
(8)液壓氣缸筒精密內徑用無縫管(GB8713-88)
(9)化肥專用無縫管(GB6479-86)
(10)船舶用管(GB5312-85)
(11)石油裂化管(GB9948-88)
(12)各種合金管16Mn 27SiMn 15CrMo、35CrMo 12CrMov 20G 40Cr、20Gr、聯系電話:0635-8880254 0635-2116211聯系傳真:0635-2128836 王先生 13181069580
崇左直徑14毫米冷拔管@低價銷售
鈦工業起步于20世紀50年代。1956年把鈦當略金屬列入了12年發展規劃,1958年在撫順鋁廠實現了海綿鈦工業試驗,成立了個海綿鈦生產車間,同時在沈陽有色金屬加工廠成立了個鈦加工材生產試驗車間。 20世紀60 ~ 70年代,在統一規劃下,先后建設了以遵義鈦廠為代表的10余家海綿鈦生產企業,建設了以寶雞有色金屬加工廠為代表的數家鈦材加工企業,同時也形成了以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為代表的科研力量,成為繼美國、前蘇聯和之后的第四個具有完整鈦工業體系的。 1980年前后,我國海綿鈦產量達到2800噸,然而由于當時對鈦金屬認識不足,鈦材的高價位也了鈦的推廣和應用,鈦加工材的產量僅為200噸左右,致使我國鈦工業陷入。在這種情況下,由當時副方毅同志倡導,和袁寶華同志支持,于1982年7月成立了跨部委的鈦應用推廣小組,專門協調鈦工業的發展事宜,促成了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我國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銷兩旺、鈦工業快速平穩發展的良好局面。目前,我國鈦加工及其制造業大體集中在4個比較集中的區域。以寶雞為中心的西北地區。這個地區以寶鈦集團及其控股的寶鈦股份和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及其控股的西部鈦業、西部超導等為龍頭,400多家民營企業配套發展,形成了我國專業化程度、加工設備化、產品規格多的鈦加工及其制造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