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批評聲浪的高漲,沃爾瑪并非渾然不覺,它自己發起了一場公關宣傳戰。如今,就連小報上刊登了批評文章,編輯們也常常收到沃爾瑪管理人員解釋情況的來信。沃爾瑪還策劃了一場形象宣傳攻勢,讓員工們現身說法,介紹沃爾瑪是多么好的工作場所、多么照顧員工的家庭生活。現任 CEO 李·斯科特接受的媒體采訪比任何一任沃爾瑪領導人都多。卡特里娜颶風肆虐時,沃爾瑪在向受災者提供緊急補給方面效率比聯邦政府還高,颶風過后,沃爾瑪主動聯系媒體,向他們做介紹。沃爾瑪還開辦了一個網站,上面可以查到很多數據,雖然數據的背景并不是很完全。
李·斯科特本人孜孜不倦地宣揚著兩條“事實”,想以此來說明人們要么是對沃爾瑪缺乏了解,要么就是在故意歪曲它。演講中,接受電視采訪時,甚至在 2005 年 1 月某日沃爾瑪刊發的 100 版報紙廣告上,李·斯科特都一次次強調:沃爾瑪 74 %的員 _ 丁是全職員工,與其他很多零售商不同。他還驕傲地補充說,沃爾瑪時薪員工的工資絕不能算低,“每小時 10 美元左右,差不多是聯邦工資的 2 倍”。
美國人喜愛沃爾瑪,就像喜歡汽車一樣。過去兩年來,就在關于沃爾瑪的淪戰不斷升級的同時,沃爾瑪新增長的規模就相當于塔吉特那么大,而且算上了同期內塔吉特本身的成長。沃爾瑪對美國來說是好還是壞,這樣問是錯誤的。因為和汽車一樣,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我們需要改變看待沃爾瑪的方式,不僅是對沃爾瑪,也包括對所有這類超大型企業。沃爾瑪不過是一個、鮮明的例子。聽到對沃爾瑪的批評,有些人的反應可能是聳聳肩,然后說道:美國是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沃爾瑪規模大,力量強、無處不在,這是因為它做得出色。沃爾瑪的勝利來自人們的選擇:消費者用錢包給沃爾瑪投票,供貨商用產品給沃爾瑪投票。任何不贊成沃爾瑪的消費者或供貨商都可以去別處買東西或賣產品,他們完全是自由的。
問題在于,現在這套邏輯不再是真理。某家著名消費品公司的 CEO 花了 45 分鐘時間來解釋他為何不能談論公司與沃爾瑪的關系。他說:“他們已經戕殺了美國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
在很多產品品類中,沃爾瑪如今都是美國的銷售商。其中甚至包括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品類,比如寵物食品和用品、家居擺設、便服等。在很多品類中,沃爾瑪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 20 %甚至更高。全美國 21 %的玩具、 23 %的美容健康產品、 27 %的家用工具是在沃爾瑪賣出去的。沃爾瑪對食品零售市場的占有率,在奧斯汀是 14 %,在達拉斯是 25 %,在沃思堡則是 30 %。
廣州莫凡貨架是集生產研發、銷售批發、設計策劃于一體的綜合商務服務公司,為文具店、飾品店、零食百貨店、商場超市、化妝品店、服裝店等零售行業提供終端賣場形象一站式策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