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在腐蝕介質作用下,在晶粒之間產生的一種腐蝕現象稱為晶間腐蝕。其原理是采用可使金屬的腐蝕電位處在恒電位陽極極化曲線特定區間的各種試驗溶液,利用金屬的晶粒和晶界在該電位區間腐蝕電流的顯著差異加速顯示晶間腐蝕。晶間腐蝕檢驗在進行檢測的時候都要按照標準進行測試的,首先需對其加工標準進行檢測,其次就是對測試材料的性能進行檢測。
檢測周期
常規3-7個工作日,具體視不銹鋼樣品的檢測難度而定
樣品要求
1.試樣上有氧化皮時,要通過切削或研磨除掉。需要敏化處理的試樣,應在敏化處理后進行研磨;不能進行研磨的試樣,可以進行酸洗;表面不能過度酸洗;不能進行研磨或酸洗處理的試樣,熱處理時表面不能氧化。
2.試樣切取及表面研磨時應防止過熱。試樣的粗糙度必須小于0.8um
3.試樣尺寸需按照國標要求進行切割
檢測標準
GB/T 4334.(1~5)—2000不銹鋼晶間腐蝕敏感性試驗方法標準(根據不同材料敏感性選擇相應標準)
ASTMA262-2014 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標準方法
ISO 3651-(1-5):1998 不銹鋼耐晶間腐蝕的測定
JIS G (0571-0575):2003 不銹鋼耐晶間腐蝕的測定
ASTM_A763-93(W X Z):2004 鐵素體不銹鋼晶間腐蝕敏感性檢測
GB/T 15260—1994《鎳合金晶間腐蝕敏感性試驗方法標準》
GB/T 21433-2008《不銹鋼壓力容器晶間腐蝕敏感性檢驗》
CB/T 3949-2001 《船用不銹鋼焊接接頭晶間腐蝕試驗方法》
HG/T 3173-2002 《尿素級超低碳鉻鎳鈅奧氏體不銹鋼晶間腐蝕傾向試驗》
檢測方法簡述
1.彎曲法(對折法):不銹鋼試樣進行晶間腐蝕檢驗后在彎曲試驗機上進行彎曲180°,用放大鏡觀察彎曲表面,根據表面是夠有裂紋來判斷是否有晶間腐蝕發生
2.金相法:根據晶間腐蝕后試樣進行磨拋和化學腐蝕,通過金相顯微鏡觀察腐蝕深度,通過晶間腐蝕深度來判斷不銹鋼試樣是否發生晶間腐蝕
3.硫酸-硫酸銅-銅屑法
4.硝酸法
5.硝酸-氫氟酸法
6.硫酸-硫酸鐵法
7.草酸浸蝕法
8.鹽酸法
9.氯化鈉-過氧化氫法
10.氯化鈉-鹽酸法
11.電化學動電位再活化法(EPR法)
檢測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