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焊修復焊絲的廣泛使用不僅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而且還降低了資源能源的消耗。堆焊修復焊絲的生產中應注意以下環節,具體是:
1、軋輥凸度軋制凸度決定了有載狀態下的輥縫形狀,也就決定了軋制時堆焊修復焊絲的板形。軋制凸度是軋輥原始凸度、熱凸度、軋制力以及彎輥等綜合因素決定的,因此在生產中應根據軋制環境摸索合適的軋輥原始凸度。
2、側導板卷取前側導板是熱軋堆焊修復焊絲生產過程中控制卷形的主要手段。在生產薄規格時,卷取側導板夾緊力太大,一方面容易造成異物隨板帶進入夾送輥,致使夾送輥輥面劃傷,從而使堆焊修復焊絲表面形成輥印等質量缺陷;另一方面也容易導致焊絲邊部小的邊浪。所以生產2.0mm規格及以下的熱軋焊絲時應取消壓力控制,執行位置控制。
3、層流冷卻層流冷卻水梁平直,要避免橫向冷卻不均;側噴角度、壓力正常,把堆焊修復焊絲表面的水能全吹走,層流冷卻集管水嘴無堵塞。上下面層流冷卻水的分配比例為1:1.8時,效果最好。
4、換輥周期換輥周期也是影響堆焊修復焊絲板形的重要因素。在減薄生產時要進行厚度過渡,由厚規格到薄規格,一般以10-15%的比例進行厚度遞減。薄規格生產過程總焊絲凸度、平直度等要求較高,應安排在軋輥狀態最好時軋制。軋制周期內的軋制噸位分配要合理,一個軋制周期內純減薄的軋輥使用噸位約占50%左右。這樣的軋程安排合理,堆焊修復焊絲的表面質量以及板形質量良好。
5、軋輥氧化膜軋輥在使用過程中會形成一種非常致密的、耐磨的氧化膜。軋輥氧化膜有形成、增厚、剝落的過程,對堆焊修復焊絲的板形有重要影響,應注意以下方面:
1)軋輥冷卻軋輥輥面溫度均勻性是影響軋輥氧化膜的重要因素,軋輥冷卻水的水溫、水量和水壓直接影響著軋輥輥面溫度。因此軋輥冷卻水的噴嘴要通暢,要有合適的水壓和水量,噴射均勻。此外,軋輥冷卻水溫度對氧化膜狀態影響也很大,適宜的溫度是30-35℃。
2)軋制潤滑焊絲要使油膜均勻、牢固要求噴嘴通暢,以及合適的油水比例,潤滑油與水的比例在2:5較合適,即能防止打滑,又具有潤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