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墻分為純隔聲的反射型隔音墻和吸聲與隔聲相結合的復合型隔音墻,后者是更為有效的隔聲做出來的。大多數的隔音墻都選用吸聲和隔聲混合型的產品,該型產品的特點是對道路噪聲的產生和傳遞特征有針對性地控制。如汽車與道路摩擦聲或機車與軌道摩擦聲在道路下部,聲音有通過屏體上部繞射的特征,所以在設計上采用上下吸聲,中間隔聲的結構,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弱噪聲的繞射;隔音墻的中間使用透明的反射型隔聲板,能有效地中斷聲波的傳播途徑;同時也為司機和居民提供一個開闊的視野環境。基于Wallin阻力曲線模型,結合纖維增強復合材料斷裂理論,提出了鋼纖維水泥基復合材料的K-R曲線模型.通過定向與亂向兩種纖維分布形式以及不同尺寸的預制缺口三點彎曲梁斷裂試驗,驗證了K-R曲線模型的合理性與適用性.結果表明:K-R曲線模型能夠有效描述不同鋼纖維分布形式下水泥基復合材料的斷裂過程,且理論預測的峰值荷載與試驗結果偏差較小.該模型可為鋼纖維水泥基復合材料的斷裂參數尺寸效應研究提供新方法.
隔音墻的種類有很多,大致可分為室內隔音墻和室外隔音墻。我們這里所說的隔音墻,是指的室外噪音治理常見的隔音墻,比如公路隔音墻,機器設備隔音墻,鐵路隔音墻等等。本文所說隔音墻,由多個具有“H”形槽的鋼立柱架和多個吸隔聲單元板拼裝而成,在兩個相鄰的鋼立柱架的“H”形槽中裝置有吸隔聲單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隔聲單元板經過“H”形槽內設置的限位件固定,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部、支撐部和限位部;所述固定部與支撐部構成角鋼構造,所述固定部與“H”形槽底部端面平行并相貼,并固定于“H”形槽的底部端面上;所述支撐部與“H”形槽的側部端面平行,用以支撐吸隔聲單元板;限位部,固定于支撐部上,與支撐部和“H”形槽的一個側部端面構成限位槽;所述吸隔聲單元板固定于所述限位槽內。
隔音墻的H型鋼立柱常見的有直立型立柱、大弧形立柱、折角型立柱和頂部弧形立柱,常見規格有100*100、125*125、150*150等,法蘭盤通常接納250*250*10mm、300*300*10mm、350*350*10mm、400*400*10mm等。研究了水和養護環境溫度對泡沫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干密度、抗壓強度、導熱系數和內部形貌的影響.結果表明:養護溫度為5~50℃時,泡沫混凝土漿料的初、終凝時間對數與養護溫度呈線性關系;水溫為35~40℃時,泡沫混凝土內部孔徑分布均勻,連通孔少,導熱系數較小,且試塊具有較好的抗壓強度.
工廠隔音墻在防止噪音問題上,必須從技術、價格和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權衡。當然,具體問題應當具體分析。在控制室外、設計室、車間或職工長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強度要低;庫房或少有人去車間或空曠地方,噪音稍高一些也是可以的。總之,對待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性質與不同持續時間的噪音,應選擇不同形式的隔音墻。
橋梁隔音墻選用H型鋼立柱,立柱間距一般控制在3m以內。橋梁隔音墻H型鋼立柱與橋梁遮板選用螺栓銜接,鋼立柱中心距外側線路中心線3.423m。 在橋梁伸縮縫側對H鋼邊緣加寬50mm,加寬處焊點長度50mm,間距100mm作雙面斷續焊,焊接結束后打光所有毛刺、焊渣;伸縮縫處屏體根據立柱中心間距調整長度,確保屏體在立柱內有足夠的嵌入長度,當屏體一段與立柱腹板內壁貼合時,另一端各點在立柱內的嵌入長度應不小于35mm。采用苯丙乳液和環氧乳液對超高韌性水泥基復合材料(UHTCC)進行改性,研究二者對UHTCC力學性能、黏結強度、收縮率的影響.結果表明:對比未改性UHTCC,苯丙乳液和環氧乳液改性的UHTCC抗壓強度和抗折強度均降低,但黏結強度提高,收縮率減小;苯丙乳液改性UHTCC的極限應力和早期初裂應力降低,但90d的初裂應力提高,極限應變保持不變,初裂應變增大;環氧乳液改性UHTCC的極限應力、初裂應力提高,初裂應變增大,但極限應變減小,拉伸應變硬化現象不顯著.
橋梁伸縮縫處屏體根據立柱中心間距調整長度,確保屏體在立柱內有足夠的嵌入長度,當屏體一段與立柱腹板內壁貼合時,另一端各點在立柱內的嵌入長度應不小于35mm。橋梁隔音墻安裝中一切焊縫為一級焊縫,焊接施工不得在部分接連進行,以免形成鋼板部分溫度過高而發生較高的焊接應力及鋼板變形;型鋼對接選用V型口對焊,型鋼與法蘭盤焊接選用雙面圍焊。為研究石灰石粉細度對水泥漿體流變特性的影響,選用旋轉黏度計測定了水泥-石灰石粉漿體流變性能,采用Herschel-Bulkley模型對漿體流變曲線進行擬合得到相關流變參數.結果表明:隨石灰石粉細度增加,水泥漿體結構新建能和稠度減小,動態屈服應力增大;增加石灰石粉細度會減小水泥漿體的觸變性,延緩水泥漿體觸變性的發展,促進水泥漿體瞬時結構恢復能力;隨測試時間增加,水泥-石灰石粉漿體結構新建能減小,稠度和動態屈服應力增大.
橋梁隔音墻立柱根底預埋構件在橋梁護欄座澆筑時,應根據圖紙尺度需求預先埋入,一切鋼構件均選用先鍍鋅后浸塑的技術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