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垂直運輸能力的提高
二期工程煙囪筒身的工程量是其他電廠單筒式煙囪的2倍,垂直運輸能力達不到施工進度要求。另外,如果混凝土工程用料運輸時間較長,其坍落度損失將影響其和易性,給布料和振搗帶來困難,并對最終的混凝土質量產生負面影響。在煙囪施工中,一改以往的雙孔井架,而采用了5孔井架。將電梯數量變為3部,而且指定1部為不許上人,以便將卷揚機設定在快速檔,其他2部也在打灰時將卷揚機調成快速檔。同時,還將平臺上的小扒桿由原來的1個變成對稱布置的2個,使鋼筋、腳手架等長料可以同時用2個小扒桿運輸,地面的卷揚機也相應地對稱布置。
1.2支模工藝改進
針對以往煙囪施工中的錯臺、漏漿、模板縫偏大、弧度不均勻等常見缺陷,制定了改進方法。筒身上部施工全部采用新的定型鋼模,按外架子數將鋼模從0 m開始分成20個單元,每個單元之間加收分木模。收分木模與鋼模用螺栓連接牢固,模板縫間夾吹塑紙,以防漏漿。采用套筒式專用豎圍檁,保證坡度一致。模板外支撐采用專門制作的絲杠頂管,可通過絲扣的伸縮來調節1 mm的弧度誤差。混凝土采用集中站攪拌,坍落度控制在8~10 cm。澆灌采用趕漿法,由一點下料至標高后,往兩邊推廣。二期工程筒身模板使用寬400 mm、高1 800 mm的鋼模板。
1.3施工機具的提高
在西北電建公司的電動Ⅲ型機具的基礎上,將電動機絲杠改成液壓千斤頂。液壓千斤頂由同步缸操作,同步性能非常好,同時啟停動作平穩,安全系數較高,油缸、油管、操作臺在整個煙筒施工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事故,10~20 min即可完成操作平臺提升工作,對施工進度十分有利。避免電動提升過程中的螺母和絲杠損壞,減輕機械工人在高空進行架子維修的工作量。在機具制作過程中,由于滑道模板平整度達不到鋼模板的標準,出現了十分明顯的滑道模板痕跡,建議在以后相似工程中提高滑道模板制作質量。
1.4技術改進后的優點
1.4.1施工工序單一化,避免以往煙囪施工中,筒身與內筒同時施工。外筒結頂后,組織鋼平臺施工,然后進行鋼內筒砌筑工作,外筒、內筒和鋼平臺施工不存在交叉作業。
1.4.2由于二期工程使用了高1 800 mm的鋼模板,較一期工程鋼模板高度上增加了300 mm,節省鋼模板23塊,并減少了煙囪水平施工縫。
2施工中存在的不足
筒身的混凝土出現2方面的問題:(1)氣泡。在筒身施工中,早期混凝土強度使用了早強劑,由于早強劑的摻加量較大,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現氣泡。把外加劑中的引氣成分降低,混凝土表面氣泡問題得到解決。建議在今后施工中大膽添加一定數量外加劑,進行混凝土大批量生產,澆注在主廠房基礎中,以檢驗混凝土的質量穩定性。(2)色差。在筒壁施工中,混凝土出現了表面色差,這主要是由于水泥成分的變化而導致。普通混凝土常以灰色為主,但水泥的顏色隨化學成分和生產條件變化而變化,其顏色主要由水泥成分中的氧化鐵和氧化鎂的含量以及它們的比例而定,一旦成分含量及比例失調,顏色就會急劇變化。從某種程度上說,水泥的顏色基本上決定了混凝土的顏色,混凝土深度色斑,主要來自水泥成分的變化(骨料的顏色對混凝土顏色的影響遠沒有水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