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殘余應力是焊接技術帶來的一個幾乎無法避免的缺陷,其危害眾所周知。焊后熱處理是一種消除焊接殘余應力常用的方法。工程上主要采用退火處理,退火溫度越高、保溫時間越長,消除焊接殘余應力的效果就越好。但是溫度過高,使工件表面氧化比較嚴重,組織可能發生轉變,影響工件的使用性能,存在弊端。蠕變應力松弛理論為熱處理消除焊接殘余應力提供了另一條思路,工件在較低溫度時會發生蠕變,材料內部的殘余應力會因應力松弛而得到釋放,只要保溫時間足夠長,理論上殘余應力可完全消除。在低溫消除焊接殘余應力時,材料的組織和性能變化甚微,幾乎不影響材料的使用性能,而且低溫處理材料表面的氧化和脫碳也比較小。這就可以在材料的力學性能和組織基本不變的情況下達到降低材料焊接殘余應力的目的,大大提高材料的使用壽命和性能,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接下來在不同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對試件進行退火處理,通過測定試件焊接殘余應力的降低程度,研究在熱處理消除焊接殘余應力過程中加熱溫度和保溫時間的等效性問題。
結果發現:熱處理對Q235鋼焊接殘余應力降低效果明顯,且在熱處理降低焊接殘余應力過程中,溫度和時間存在著一個等效性,即加熱溫度低可以長時間保溫,加熱溫度高可以縮短保溫時間,它們在降低焊接殘余應力的效果上是很接近的。